当然,关于词的衡量维度我们可以任意设置,并且数量没有上限。但是我们也不应该过于追求完美。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精力的投入和边际产出同样是互斥的,所以我建议是用最少的时间,做最核心的衡量维度就够了,我们应该习惯以极简的平常心去衡量问题。
关于词库的衡量维度。我建议做如图所示几个指标就够了。如果觉得斜率的制作比较麻烦,我们也可以舍弃,用平台提供的最近一个周期的涨幅来替代,只是参考度会稍微弱一些。
(建议必须有的几个衡量维度)
关于词的衡量维度,市面上还流传一些较有争议的技巧,有的人排斥,认为玄学过于花哨。有的人倾向,求知若渴。即部分机构在讲述的坑位数的说法。关于坑位数的说法,目前听到的版本有两种,一种是平台对不同搜索结果数的词坑位上做了数量的限制,即搜索结果数超过多少时,同一商家在前20页所占据的坑位最多是多少,分为几个档次。相传是根据大数据采集了十万条数据得出的结论。当然源头我也不清楚是哪里。我们也应该认同这种善于探索的精神。
本着求真求实探索的原则,我个人也对此进行了实验,采集了70万条数据分析论证,然而结果却并非如此。平台并未根据搜索结果数对前20页的坑位做任何的限制。即便是高热词,搜索结果数巨大的词同样如此。关于这一点,我们很容易去前台搜索验证,推翻这个言论。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也可在群公告内下载。
根据小伙伴的提议,对首页及前3页的搜索结果数做实验分析时,由于坑位少,竞争大,商家所占坑位都较少,无法推断出有效结论。但是基于官方的公告,竞争激烈的高热词首页排序是有此限制的,其余情况数据未能有效说明,关于这一点我们知道即可。也无需去纠结。
另外一种关于坑位数的说法,是坑产和星级。电商做久的人都有这种感受,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去研究坑位和坑产。而是回归到更深一个层级,商业路径和商业数据的分发,在权重的直接相关数据层面去做成交和产出。
随着流量入口的渠道越来越多,加之千人千面和平台机制的作用。坑位和排名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参考价值。一个很烂的产品依旧有机会排在首页,但是曝光却不多已成为常态。所以我们分析问题时,不应该仅仅盯住PC端的首页去做分析。因为千人千面下不同人PC端呈现的产品不同。加之PC和无线端的排名和流量可能差异巨大,我们不能以偏概全的去做分析和调研。
至于星级,高星级确实更容易获得权重,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通过常规手段我们也很难去干预星级。星级是运营过程自然形成的产物,是影响排名的一个因素,但并非是唯一的因素。也不与坑位挂钩。
最后一点,也是最核心的要点,我们在衡量关键词的价值时,罗列了大量的衡量维度,那么在选取时,通常需要多个指标配合衡量。用词时,我们往往需要将需求和竞争一起衡量。这里建议使用的一个维度是搜索指数除以搜索结果数。反应的是搜索量和竞争量的关系。如果相除的结果不满意,我们还可以对认为重要的搜索量加一个权重,比如搜索指数的平方/搜索结果数,来加大搜索指数的重要性。
选取衡量结果常用的方式,主要是筛选,排序和衍生出新的指标。关于新指标的衍生,我们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设置,这里不建议设置过多的指标。一切的目的是为了简单和实用。下面介绍几种使用的组合筛选技巧:
(词库管理的重点,在于多维度衡量和筛选)
当然,我们也可以对词的热度做一个分类。比如高热词、中热词等等进行划分归类,热度乘以热度竞争比来衡量做词难度等,来对词做一个标识。都是可以的,全凭喜好。
这里不建议衍生出过多的指标,甚至有些小伙伴喜欢利用热度、竞争度、搜索结果数等三五个指标相互运算来衍生出近十个衡量指标。这么做虽然是正确的,但是没有引入新的变量,所衡量的内容基本相同。我们可以极大的简化它,只用一两个衡量维度即可,因为他们衡量的本质高度相似甚至是相同。真正的高手应该追求简单而不简约。
通过条件筛选,我们同样可以实现相同的效果。但有时候为了便于理解,将事情复杂化一些,我们也应该认同。简单的东西固然实用,但却难理解。复杂化的东西可以帮助人们加强理解,我们也应该尊重和鼓励。
也有较亲近的小伙伴反问过我,为什么我整理词库时做了大量的衡量指标,却不推荐大家这么做。是不是有什么私心,担心竞争。其实并非如此。效果的产生过程关键词仅仅是很小的一个维度,运营过程还有更多更深切的影响维度。非致命性变量的竞争向来不可怕。
主要是因为我个人习惯程序化的梳理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我的词库大多是依靠机器生成,大体是把此文提到的全流程和工具做了一个全自动拼接和优化。所以效率会比较高,只需几下简单的操作,并不需要大量时间投入。(此文用到的辅助工具部分已经抽取出来,大家可以在后台回复“关键词库工具”或“关键词库模板”获取工具和模板。)
并且我曾花时间客观理性的审视过自己所做的这三十余项关键词衡量维度,不得不承认其中有一大半是看似ok但在实战过程中是很难发挥出实际价值的,少数有价值的维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增长的边际价值也远低于所付出的时间和成本,我们还有大量有意义的事情和工作要做。
这些简单的指标足够我们做好店铺,我也经常只选其中一两项简单的维度应用于工作,也同样做出很多优秀的案例。只是我们经常错误的认为复杂的东西才更厉害,沉寂其中,无法看透很多东西。导致花费了大量时间去做了一件意义并不大的事情。
(善用流程和工具来提升效率)
峰回路转,再说回来,当我们对这些衡量维度有了强感知以后,可以通过直接筛选来完成词的衡量挑选工作。并且可以逐步简化词的衡量维度,减少词已有指标的衍生指标,简化流程来提升效率,把事情做简单。